求助者(21岁男大学生):仔细想了许久,我承认理智压抑情感时,潜意识会给理智寻找麻烦,这个我理解。
你说我太在意别人的评价,为别人而活着,不尊重自己,我想这个判断是基于你之前问过我的问题:我为什么这么拼命地学习?我当时的回答是:把事情做好,让大家认可我。所以你认为我不尊重自己,为别人活着是有道理的。
但是我在思考过去这个“为别人活着,太在乎别人的意见”寻找证据,思索我过去的表现与想法时我发现,确实,我在意别人的评价。但是我并没有产生过把别人评价当做自己的一切,为别人而活着的这种想法,每个人都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只是程度问题。
我的心里告诉我,我并未达到那种很严重的程度。所以 对于你之前你对我提出的问题,我想说的是,我确实想把事情做得最好,生活中的各个事情,这是真的,让大家认可我,只是对我所做事情好坏程度的评判。
我在意这,但不是完全把这当做我做事的目标。回想这一个多星期对我这种状况原因的探索,我感觉我渐渐地由表及里。
首先真心感谢你的指导分析,你不知道当你告诉我“人的潜意识是追寻快乐而躲避痛苦”时,我是多么兴奋,回想我过去的一切,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给我自己找麻烦,让我趋于痛苦。我当时恍然大悟,我以为我已经找到了这些年来我一直寻找的这个让我痛苦的原因。
在后几天的日子里,我也尝试抵制那些让我趋于痛苦的想法, 接受那些让我趋于快乐的想法,这很有效,也让我在那几天感到很轻松。只是那种默念想梦魇一般,有时让我很不安宁。但是相对以往,这种默念的频率少了许多,我想完全摆脱这种状态,我只是想得到安宁。
如果不是我太在意别人的评价,为别人而活着这个原因,那么我的原因又在哪里?
咨询师:想得到别人的好评正常,想得到别人的肯定正常,但是不能进入恶性循环。更不能过度注重某一方面而牺牲更重的别的方面。太在乎别人肯定的人,活得很虚伪,人都不喜欢虚伪的人的。
比如一个学生A为了获得全班第一名,他牺牲所有娱乐和玩耍的时间,强迫自己刻苦学习,他考了100分,而他的同学B只考了90分。A成为一个书呆子,不会玩,不会讲笑话,不幽默,不洒脱,没风度,傻乎乎的,没有什么特长,人缘不好,不受欢迎,活得很累很痛苦。而B的人缘很好,很有活力和朝气,唱歌很好,跳舞很好,绘画很好,打球也很好,很有领导能力,很受人喜欢。
你愿意成为A一样的人吗?如果你是公司老板,你愿意聘请像A一样的人吗?
求助者:不,我会尝试的,虽然我很害怕会失败,我尽力。
图片65: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,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“我”
我们之所以会形成现有的人格,完全是因为在孩提时所受到的创伤。例如,在婴儿时期我们期待被爱,期待被关怀和拥抱,如果这些需求没办法被满足,我们会受到伤害,本能地会做出反应来自我保护。
如果伤害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,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会不断地被启动,我们的人格就会不断地被扭曲,慢慢地发展成另一个“我”,一个远离高层自我或自性本体的“我”。
图片170: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,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
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六岁前形成的。教育方法和内容固然重要,但都比不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,孩子六岁前与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关系模式,会内化成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,即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。
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,这个关系模式还会投射到我们与他人、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。
如果我们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,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,因为不能推给谁,只好自己扛。
图片203: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,比生存本身更强烈
一个孩子得到的爱、关注、认可不够,得到肯定和鼓励比较少,就会感觉自己没有价值。
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,他就没有自尊。没有自尊,就没有价值感。没有价值感,这个人就要消失掉,没有人愿意消失,在消失自己之前他要证明自己有存在的价值,于是他就开始捣乱,以此证明自己有存在的价值,你们还会关注我。
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,比生存本身更强烈。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,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,既影响健康,还会产生厌世情绪,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。
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很有价值时,会从内心升起一股强大的力量,当自己感到强大时,谁也不能将他击倒。
图片116:人格光彩照人的时候,机遇就在不知不觉中降临了
世界上的事,都是因人而异。对你难于上青天的事,对另外一些人不过是弹指间的小菜一碟。所以,先锤炼你的人格和目标吧。当它们光彩照人的时候,机遇就在不知不觉中降临了。
一个人只有在光明磊落的时候,才会不避讳自己的奋斗目标,才会在很多不经意的瞬间显示出美德和惹人怜爱的细节。而这些,恰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,于是奇迹就慢慢地显影了。
这没有什么可神秘的,只要你像雏鹰,无数次张开翅膀,正好刮过来了风,那是一股上升的气流,于是你就飞起来了。
图片149:心理治疗需要解决的问题
心理治疗(心理疗愈)就是对行为背后的潜意识动机的觉察,穿过层层迷雾,去了解内心深处的未完心愿、未能表达的情绪并充分地宣泄释放转化,了解潜意识的真正意图,获得真正的领悟。从而不再怨恨,不再要求补偿,不再自责,不再抓住过去不放,不再担心未来,从自我束缚中解放出来,恢复本来面目,让生命充满激情、活力、智慧与勇气。
心理治疗需要解决的问题:
1.消除化解过去创伤阴影及充分宣泄释放压抑的负面情绪(可以通过催眠心理治疗)。
2.调整心态或思维模式或看问题的角度。
3.提升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策略。
4.催眠心理治疗形成放松轻松舒畅的感觉习惯。
5.把负面自动暗示习惯转化为正面自动暗示习惯。